海尔的成功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海尔的成功经验和启示

昭棠笔记 2022-11-28

想要永远赢,只能向“神仙鸟”学习,创新自己,再赢。

张瑞敏创业之初就定了:“做一个勇敢的先锋,还是不要做了。要做就要争第一!”。

海尔的生存理念是:永远战战兢兢,永远如履薄冰。

海尔集团的前身是濒临破产的青岛冰箱总厂。海尔集团成立于1955年,是由青岛二轻局家用电器公司联合举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。随着国民经济的重组调整,逐渐过渡为合作工厂。

当时主要生产交流/DC电机和电动葫芦,并开发了国产吹风机和小风扇,从而涉足家电行业领域。

为了开发新产品,工厂于1979年3月先后开发了单缸洗衣机和滚筒洗衣机,为进一步发展家电行业奠定了基础。但由于外观粗糙、质量低、更换慢,产品面临被同行业淘汰的命运。

1

张瑞敏上任

1980年3月,经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批准,青岛东风汽车厂与青岛第四工具厂合并成立青岛日用电器厂。

张瑞敏刚上任时,春节前夕,一个工人月收入不到40元,但工厂负债累累,连续发工资成问题。工厂领导听说附近的农民办乡镇企业赚钱了,就去生产大队借钱。我已经连续借了三个月了,大家都不想再借了。

张瑞敏想尽一切办法给每个员工买5公斤鱼作为奖励。员工们怎么会想到,张瑞敏为了这个“奖金”坐在一个没有雨棚的三轮车桶里,连夜赶到20里外的大山大队“磕头”求救,最终借走了员工们的工资和“奖金”。

新年“发奖金”的消息一在厂里传开,大家都争相告诉对方。五磅鱼作为“奖金”不值一提,但却让员工觉得新领导是真心关心他们的。“领导敢给大家借钱过年,我们要争取,跟他搞好关系。”这样的话在工厂里很快传开了。张瑞敏向员工献上爱心,赢得了员工的信任和支持。全厂员工的凝聚力空前强大。

2

引进利勃海尔项目

到1984年,该厂年亏损达147万元,出口几乎为零。为了扭转这种局面,让产品得到市场认可,张瑞敏做出了勇敢的决定,亲自将项目介绍给北京轻工业部。

在向轻工业部的同志解释目的时,对方遗憾地告诉他,进口项目已经拿走了。张瑞敏没有放弃,因为当时指定项目还没有公布,张瑞敏觉得自己还有希望。所以他决定一直等下去。果然,幸运之神眷顾了他。当时德国的利勃海尔项目来的有点晚,碰巧和他不期而遇。张瑞敏坚信,这个项目将改变青岛轻工业的状态。

但是,事情并没有张瑞敏想象的那么简单。本来利勃海尔项目需要贷款900多万元,对于当时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,几乎没有人有勇气承担这个重任。

张瑞敏向全厂干部职工表明了自己的决心。1000个日日夜夜,张瑞敏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厂和出差。由于在德国成功引进利勃海尔冰箱生产线,海尔集团公司进行了重组。

3

砸有缺陷的冰箱

strong>

1984年,海尔生产的电冰箱中有一部分不符合质量要求,当时有的职工认为,海尔生产的电冰箱,在短缺经济时期供不应求。只要尽快生产出来,有点小毛病都有人要,因此,对于生产线上一些小的缺陷麻痹大意。

在张瑞敏的观念里,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,如果便宜处理了那批冰箱,就等于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,张瑞敏坚决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海尔。于是,张瑞敏当即决定砸掉76台不合格的冰箱,以此树立员工的质量意识。

张瑞敏说:“我首先要求所有的人都来参观,然后要求谁做的这个冰箱谁自己把它砸了。许多老工人都流泪了,因为那时候,工人都开不出工资。张瑞敏到这个工厂来时,一开始的几个月,都是到农村生产大队去借钱。借到第四个月份,人家怎样也不肯借了。

从此之后,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水平,为工厂增收,张瑞敏决定远赴德国考察,他用了七年的时间全面抓质量管理,专心做冰箱,在同行业超规模生产、向彩电等暴利行业转型时,张瑞敏带领海尔抵制住诱惑,坚持按自身生产能力出货,成为第一家通过ISO9001体系认证的中国企业。

4

造出全亚洲第一台四星级冰箱

1985年,中国一共有41家电冰箱定点生产厂家,其余40家生产的全部是三星级产品,在当时销售很火爆。张瑞敏却利用利勃海尔的生产线把目标瞄准在四星级冰箱上,要造出全亚洲第一台四星级冰箱,以高起点竞争市场。

从1985年2月起,张瑞敏东奔西走凑足资金之后,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厂房改建完成;两个月的时间,19条生产线全部安装完毕;又用一个月,装配线上就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全亚洲第一批四星级电冰箱。

冰箱上线之后,定名为琴岛-利勃海尔,新冰箱上市之后,却是一台也卖不出去,主要是因为当时亚洲仅有这一种四星冰箱,与市场上主打品种两星、三星冰箱相比,让消费者搞不清区别,而且,它高达1560元的售价与700多元的其他冰箱相比,更是让消费者望而却步。

于是,张瑞敏带着员工们到商场现场搞营销,把自己的冰箱同日本的冰箱放在一起,用温度计向顾客展示两种冰箱的制冷能力;还从食品保鲜角度向顾客介绍,四星级冰箱强大的制冷能力对食品保存的好处。

张瑞敏等人没有白忙碌,有顾客当场就买下“琴岛-利勃海尔”冰箱,市场的坚冰就这样被击破了。“琴岛——利勃海尔”冰箱逐渐畅销,供不应求。

几个月后,工厂起死回生,并在第四年依靠“琴岛-利勃海尔”电冰箱将产值突破2.5亿元,创汇2000万美元。

5

引进先进技术,升级技术后再出口国外

海尔在核心主业之外,每确定一步发展战略,都会引来“海尔转型”的议论。

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占领市场,都是采取先易后难的做法。先去东南亚比较穷的地方,那里的人对技术不苛刻挑剔,也没有技术认证。

而海尔的做法恰恰是先难后易,海尔冰箱技术是从德国引进的,出口的第一个也选择了德国;海尔的洗衣机技术是从日本进的,出口自然日本。进入德国和日本市场就等于站在了家电市场的最前沿。

1990年,海尔率先走出国门,将自己制造的产品输出到德国,这期间经过多项工序严格检验,差不多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,过程非常艰难。一开始,德国市场对于海尔的产品并不认可,于是,张瑞敏就把商标揭掉,让他们来挑,为了证明产品的质量,张瑞敏把冰箱像洗淋浴一样吊起来,在所有地方都喷上水,喷完之后通上电,看会不会漏电。就是这样,通过先难后易,不断向上攀登,最终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。

张瑞敏带领海尔进行市场开拓时,并不是一下子涌入市场,而是针对不同区域的消费需求,根据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介入策略。如果哪个产品在本地市场受欢迎,就让它做纵队的排头兵,它站住了,其他的再跟进。

例如在美国,张瑞敏先让冰箱介入;在东南亚,让洗衣机先介入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产品进入以后受到的阻力相对比较小,而且一旦遭遇失败,也不会造成很大的波动。

张瑞敏说:“为了增加我们产品的竞争能力。我们先到美国、德国和日本,因为到这些去是比较麻烦的,没有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,是很难进去的。”

如果不想原地踏步,继续向上攀登,就要得到家电大国的认可,在此基础上,进入其他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。

从1985年开始,海尔成功引进冰箱技术,到1987、1988年的时候,市场上根本就买不到冰箱,严重供不应求;1991年,海尔再次进入空调行业,市场效果空前,到了1996、1997年,空调几乎脱销,海尔的每一次战略制定都赶上了发展时机。

有人不禁要问,张瑞敏凭什么认定海尔的现实机遇和产业机会呢?对此,张瑞敏做了这样的回答:“如果有50%的把握就上马,有暴利可图;如果有80%的把握才上马,最多只有平均利润;如果有的把握才上马,一上马就亏损。我们的原则是,靠合适的时机进入,不断地在行业中集中自己的优势,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。”

在谈到海尔从1984年创业至今的发展战略时,张瑞敏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是从1984年到1991年的战略阶段,在此期间,海尔只有冰箱这么一个产品,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,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;第二个阶段是从1992年到1998年的多元化战略阶段,海尔从1984年只有冰箱一个产品发展到1998年拥有几十种产品,从白色家电

进入黑色家电领域,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更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,把企业做强;第三个阶段是1998年到2005年的国际化战略阶段,海尔的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,建立了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,海尔品牌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、信誉度与美誉度;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从2006年至今的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,海尔以中国为基地,向全世界辐射,在每一个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。

张瑞敏在回忆早年创业的情景时,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:“创业就如同爬雪山,如果你坚持住,便可到达成功的顶峰。但一停下就会窒息倒下。如果你真想休息一下,就会被市场所淘汰。我们只有创业、没有守业,不可能守,你也守不住。”

经过25年的时间,海尔集团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、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电。到1999年,海尔产品包括58个大门类、9200多个品种,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81.6%的速度高速、持续、稳定增长,1999年,集团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15亿元。1997年8月,海尔被经贸委确定为中国六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,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。海尔家居集成、整体厨房、海尔U-home等整个海尔产业体系成为中国地产界关注的中心。

迄今为止,海尔已在全球30多个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、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,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,1993年11月,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。2005年,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039亿元,其中海尔品牌产品的出口和海外生产销售达28亿美元。2018年10月,成功在德国法兰克交易所主板发行D股(代码:690D),海尔坚持海外自主创牌,构建了“研发、制造、营销”三位一体的全球化竞争力,实现“海尔、卡萨帝、统帅、美国GEAppliances、新西兰Fisher&Paykel、日本AQUA、意大利Candy”七大品牌布局与全球化运营。

海尔智家推进物联网,通过打造U+智慧生活云平台、COSMOPlat工业互联网云平台、顺逛社群交互平台等三大平台,为消费者提供智慧家庭解决方案,满足用户定制美好生活的需求。

海尔在张瑞敏的带领下,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,创造了享誉海内外的卓越业绩,这一切都得益于张瑞敏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。

只要认准目标,想别人之所不想,作别人之所不做,就能开拓出别样的人生!